当前位置:主页 > 商业资讯 >

每日热讯!《摩诃止观》| 此观正破无明

发布时间: 2023-04-16 13:58:27 来源:祖道影


(资料图片)

知是空华·即无轮转

欢迎关注祖道影

圆觉汝大智,黙然无言说。

离却一切相,是入不二门。

——祖道影

《摩诃止观》

[隋]智者大师

《摩诃止观》是智顗晚年最为成熟的止观著述,从全书恢宏博大的体系来看,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佛学导论和禅学巨著。“摩诃”,意为大,指智顗所著渐次、不定、圆顿三大止观著作中最高阶段的《圆顿止观》,所以《摩诃止观》也称作《大止观》。“止观”,从狭义上说,指禅定修行的实践方法。

卷第六下

○二修中观因缘者。略为五。一为无缘慈悲。二满弘誓愿。三求佛智慧。四学大方便。五修牢强精进。一无缘慈悲者。即如来慈悲也。此慈悲与实相同体。不取众生相故非爱见。不取涅槃相故非空寂。非空寂故非法缘慈悲。非爱见故非众生缘。无二边相故名无缘。大经云。缘如来者名曰无缘。普覆法界拔除苦本与究竟乐。上两观慈慈有边表。如来慈者即无齐限。上两观慈与菩萨共。无缘慈者独在如来。上两慈无所包含。如来慈者具一切佛法十力无畏。是如来藏诸法都海。故大经云。慈若有若无。非有非无。如是之慈乃是诸佛如来境界。当知慈具三谛也。迦葉赞云。今我欲以一法赞。所谓慈心游世间。是慈即是大法聚。是慈即是真解脱。解脱即是大涅槃。上慈作意乃成。此慈任运无请为依。手出师子令彼调伏。如慈石吸铁无心而取。夫铁在障外石不能吸。众生心性即无缘慈。无明障隔不能任运吸取一切。今欲破无明障显佛慈石。任运吸取无量佛法无量众生。欲修此慈非中道观。谁能开辟。如水生火水不能灭。还用火灭。此无明障依两观生。两观所不能除唯中道观乃能破耳。为是因缘修第三观也。二满本弘誓者。初发心时起四弘誓。与虚空等。空假两观知苦断集犹如枝叶。所未知断喻若根本。空假两观修道证灭犹如灯炬。诸山幽闇力不能明。虽修两观誓愿未满。譬如百川不能溢海。娑伽罗龙王所霔泉池一霔即满。中道正观亦复如是。知一切苦断法界集。修无上道证究竟灭。为满本愿故须修第三观。三求佛智慧者。即是如来一切种智知。佛眼见广大深远横竖觉了。究竟具足。上两观眼智比于佛法。犹如盲人闇中想画不能睹见。坠落坑坎云何得前。若修中道如有目足到清凉池。除二边热闷醒觉休息。饮服其水冷滑香甘。是名佛智知。见其池相方圆深浅。水色清净。是名佛眼见。欲得如来实相眼智非止观不成。故修第三观。四学大方便者。即是如来无谋善权无方大用。住首楞严种种示现。不可思议巧方便力。示诸众生虚空中风。劫烧负草令无烧害。此为难事故须善巧。如弥勒先为天子说不退行。净名即弹云。从如生得菩提耶云云。 无菩提勿起此见。既破见已即说寂灭是菩提。不二是菩提。一切众生即是菩提云云。 天子闻玄悟无生忍。是二大士槌砧更扣。令难悟者悟悟难悟法。若无方便云何利他。又如来初出不即说大。种种方便譬类言辞。引导众生令离诸着。然后开佛知见示以一乘。是故殷勤称叹方便。真实得显功由善权。故言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。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。佛智叵思议方便随宜说。佛意难可测无有能得解。以百千方便令钝根者妙契寰中。上二观智力用轻微。如富楼那化彼外道反见蚩弄。文殊暂往师徒靡风。欲得如来此方便者。若非中观所不能成。故修第三观也。五大精进者。欲为大事大用功力。法华云。如有勇健能为难事。不动不退方名萨埵。不顾身命何况财物。虽得菩提犹尚不息何况未得。上两观功微赏少。中观功盖天下赏穷解髻。为大精进修第三观。修中道因缘甚多。为对出假观略说五耳云云。 ○三正修中观者。此观正破无明。无明悬绝非眼虑见知云何可观。例如初观观真。真无色像亦无方所。但观阴入界心三假之惑四句推求。巧修止观。得无漏发名为见真。次观观假假复云何。但观空智能令不空于一心中点示万行。即发法眼遍知药病。故名假观。今观无明亦复如是。观二观智当彼破惑名之为智。今望中道智还成惑。此惑是中智家障。故言智障。又此智障于中智中智不发。故名智障。前言智能障后言智被障。例如六十二见。见名慧性慧即世智。若望无漏此慧性与见思合能障于真。此二谛智与无明合障于中道亦复如是。又能障是惑。所障是中智。能所合论故言智障。云何观此二智即是无明。若言是明种智现前。洞识诸佛十力无畏一切诸法。圆足觉了可得是明。而今不尔岂非无明。观此无明即为三番一观无明。二观法性。三观真缘。一观无明者。空假之智与心相应。观此二智为从法性生。为从无明生。为从法性无明合生。为从离生。若从法性法性无生。若从无明无明不实。亦不关中道。若合共生则有二过。若从离生则无因缘。中论云。诸法不自生云云。 如是广破如上因成中说。作此观时泯然清净。心无依倚亦不住着不觉不知。能观所观犹若虚空不可说示。虽未发真于四句中决定不执。譬如闇中遥望株杌不审人杌。人应六分动相。杌无六分是不动相。久住观之心谓是杌亦不明了。起四句执即喻动相。动喻无常相不动喻常。久观不已定知是常。不起四执而无明未破犹不了了。虽不了了定知一常一切常。行大直道无留难故。前见思尘沙久已穿彻。唯二观智即喻金刚观破智障名观穿观。安心此理名观达观此理不可思议名第一义空。待二乘顽境之空名为智慧。而此法性非智非不智。是为中观具三义也。 复次体达智障无明。无自他性共无因性毕竟不可得。如持戒比丘观无虫水。此中动者虫耶尘耶。虫即生相尘无生相。谛观不已虽知是尘亦不明了。若谓无明有四性。性是生动。若无四性无性无生动。虽知不动亦不决定。虽不决定而决定观常住不动。前生死涅槃二边流动。上两观已止。唯有无明回转未息。今达心本源无明寂静名止息止。安心此理名停止止。常住之理非止非不止。对无常动故言为止。即是非止非不止。是名中止具三义也。

往期推荐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随机阅读
  • 最新资讯
  • 热门资讯